植物日光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其发生可能是皮肤接触或系统的、地吸收某种植物中所含有的好、光感物质后,又经日光照射,吸收光能后被激发或发生化学变化形成半抗原,后者与组织中蛋白质结合形成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所致。同时可能寄存在光变应性反应,又存在光毒性反应,即光感物质吸收光能量后释放出能量造成细胞损害,从而出现急性皮肤炎症的表现。国外报道引起植物日光性皮炎最常见的植物是灰菜、酸柚、柠檬、芹菜。国内有食用灰菜、紫云英、小白菜、苋菜、荠菜、萝卜叶、油菜、芥菜、甜菜、马兰头、菠菜、猪毛菜、萎陵菜、刺儿菜、马齿苋、莴苣、荞麦、槐花、榆叶、红花草、木耳、无花果、竹 寄生菌、漆树等。中草药有:荆芥、防风、沙参、独活、前胡、小茴香、仙鹤草、竹黄、白藓皮、白芷、补骨脂、芸香、毛茛、龙芽草等植物引起者。
参考《中国植物志》、植物生理学文献资料和植物光性皮炎的临床研究文献资料拟分别对上述各植物形态、易引起皮炎的部位及引起皮炎的植物成分做详细介绍,结果发现国内对上述植物发病病因的研究皆为大量食用光感性植物或直接接触光感植物加之长时间暴晒,对具体接触部位未给予详细说明,都是从病例研究的角度做出简单介绍,光敏感物质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以下是引起植物日光性皮炎的植物形态图片和每种植物引起光感性皮炎临床医学病例研究文献资料。
食用蔬菜类:
1. 灰菜
发病原因:患者过多食用或接触藜(灰菜),并长期日晒后引起的急性光毒性炎症反应。
发病机制:灰菜中含有类似卟啉的物质,此物质对光敏感,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2. 紫云英
发病原因:患者发病前皆有煮服大量紫云英,经强烈日光照射所致。发病似与个体易感性有很大关系,不少患者有多次发病病史。
发病机制:紫云英中含有类似卟啉的物质,能吸收长波紫外线,光感物质为半抗原,经长波紫外线照射,与皮肤蛋白质结合形成全抗原刺激机体致敏,引起光变应性反应,其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1-2d或更长久。
3. 荠菜
发病原因:进食或皮肤接触苋菜,日光暴晒。
发病机制:苋菜中含有类似卟啉的物质,能吸收长波紫外线,光感物质为半抗原,经长波紫外线照射,与皮肤蛋白质结合形成全抗原刺激机体致敏,引起光变应性反应,其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1-2d或更长久。
4. 油菜(小白菜)
发病病因:同上
发病机制:同上
5. 野生油菜
发病病因:光感性皮炎178例的临床分析
6. 芥菜
发病病因:同上
发病机制:同上
7. 甜菜
发病病因:同上
发病机制:同上
8. 马兰头
发病病因:同上
发病机制:同上
9. 菠菜
发病病因:同上
发病机制:同上
10. 猪毛菜
发病病因:同上
发病机制:同上
11. 委陵菜
发病病因:同上
发病机制:同上
12. 刺儿菜
发病病因:同上
发病机制:同上
13. 马齿苋
发病病因:同上
发病机制:同上
14. 莴苣
发病病因:同上
发病机制:同上
15. 荞麦
发病病因:同上
发病机制:同上
16. 槐
发病病因:同上
发病机制:同上
17. 红花草(紫云英)
发病病因:食用或接触红花草后再暴晒。
发病机制:1.与个体特异性有关。2.可能由于人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有关。3.与内分泌可能有关。
18. 无花果
发病病因:采摘无花果叶片擦洗皮肤,后被抢光照射。
发病机制:无花果叶内含佛手甘內醇,β-谷甾醇等成分,同时尚含有补骨脂素及呋喃香豆精类等光感性物质,如接触人的皮肤,可产生对光敏感,根据光照强度和时间不同,其发生急性光毒性皮炎反应程度也不同。
18. 鲜木耳
发病病因:采集株木上的新鲜木耳,水泡后进食。次日接触阳光照射所致。
发病机制:与日光、蔬菜和机体状况三者有关,而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已证实灰菜中含有类似卟啉的物质,而此物质对光线敏感,是发病的主要原因。而食用干燥品并无类似反应,可能是木耳干燥后其光力性物质消失。
20. 竹
发病病因:直接接触,阳光暴晒
发病机制:含有光敏物质
21. 漆树
22. 丁香
发病病因:接触带叶丁香树枝,阳光暴晒
发病机制:同上
中草药
1. 荆芥
发病病因:接触,煎服,日光暴晒。
发病机制:同上
2. 防风
发病病因:接触,煎服,日光暴晒。
发病机制:同上
3. 沙参
发病病因:接触,煎服,日光暴晒。
发病机制:同上
4. 独活
发病病因:接触,煎服,日光暴晒。
发病机制:同上
5. 前胡
发病病因:接触,煎服,日光暴晒。
发病机制:同上
6. 小茴香
发病病因:接触,煎服,日光暴晒。
发病机制:同上
7. 仙鹤草
发病病因:接触,煎服,日光暴晒。
发病机制:同上
8. 竹黄
发病病因:服用竹黄并暴晒。
发病机制:同上
9. 白藓皮
发病病因:接触,煎服,日光暴晒。
发病机制:同上
10. 白芷
发病原因:采白芷者在切割白芷的茎叶,采挖白芷的根时接触白芷渗出成分加之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所致。
发病机制:白芷的主要成分为白芷素,它与甲氧基补骨脂素、三甲基补骨脂素同属香豆素类,可作为光化学疗法中的光敏剂。
预防措施:避免白芷与皮肤直接接触。
11. 补骨脂
发病病因:接触,煎服,日光暴晒。
发病机制:同上
12. 芸香
发病原因:接触芸香,并日光暴晒数小时。
发病机制:芸香含有补骨脂素等光敏成分。补骨脂素引起的光毒性接触性皮炎通常发生于曝光后24-48小时,呈延迟性发病。
13. 毛茛
发病病因:接触,煎服,日光暴晒。
发病机制:同上
14. 龙芽草
发病病因:接触,煎服,日光暴晒。
发病机制:同上
真菌类
胶鼓菌
发病病因:误食,日光照射
发病机制:同上。
参考文献:
[1] 陆杰,段西凌.临床常见光变应原的研究进展.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35(4):220-222.
[2] 陈浩,邓丹琪.慢性光化学性皮炎.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2):130-131.
[3] 张云璧,翟幸.浅谈植物日光性皮炎的中医证治,2007,48(2):187-187.
[4] 张云璧,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2009,37(7)
[5] 刘孝兵,汤成利,杨帆.植物日光性皮炎52例分析,中华皮肤科杂志,2009,42(4):268-269.
[6] 蔡润学,蔡文超.物日光性皮炎18例诊治体会.中国临床医生,2004,32(10):40-41.
[7] 刘荣,周盛基,田洪青.反枝苋引起植物日光性皮炎一例.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9):577.
[8] 李翠华,袁景奕,杨闰平等.野生油菜致植物日光性皮炎1例.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2):119-120.
[9] 陆群英,王建有,吴荣荣.植物光皮炎.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7):468-469.
[10] 石国光.日光性皮炎8例.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36(12):782-783.
[11] 华纲,王侠生.蔬菜日光性皮炎1例.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03)
[12] 刘伦飞,蔡绥勍,邱家全.植物日光性皮炎.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07)
[13] 邱世成.治疗紫云英光性皮炎60例报告.中医杂志,1963(6)
[14] 赵振才,赵义,李庆萍等.采白芷者的接触性皮炎调查,1999,32(6):405
[15] 杨建林,张彩霞,李文军.植物日光性皮炎死亡1例.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
[16] 鲁才红.苋菜致植物日光性皮炎并发皮肤坏死的护理.护理学杂志,1996,11(3):51
[17] 陈培儒.鲜木耳引致植物日光性皮炎20例报告.中级医刊.1982(9)
[18] 王春华,李金枚.无花果叶外用致植物日光性皮炎1例.中国中药杂志,1998,23(9):568.
[19] 顾伯华等.红花草植物——日光性皮肤炎的探讨.江苏中医,1963(8)
[20] 杨树元,周连举.污胶鼓菌引起植物日光性皮炎.黑龙江医药,1981(1)
[21] 姜政勇.丁香树枝致植物日光性皮炎1例.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88(2)
[22] 田蓉,冯艳君.芸香致植物日光性皮炎1例.宁夏医学杂志,2008,30(9):775
[23] 李丹.能够引起日光性皮炎的中药——竹黄.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0)